一级学科名称:工商管理    学科代码:1202
一、学科概况
williamhill威廉希尔平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始于1981年开办的财会专业,1996年获得企业管理学二级学科授权点,2001年获得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授权点,2003年获得会计学二级学科授权点,2010年获得工商管理硕士(MBA)和会计硕士(MPAcc)专业学位授予资格,2011年获得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授权点,2012年开始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硕士职工。目前已形成了涵盖会计学、企业管理、技术经济及管理3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,以及会计学、市场营销、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在内的相对完整的工商管理学科体系。现有教授17人,副教授17人,获得博士学位40人,陕西省教学名师2名,优秀教师1名,师德标兵1人,师德先进个人3名。拥有1个陕西省软科学研究基地(创新与创业管理)、1个陕西高校重点人文社科基地(油气资源经济管理研究中心)、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(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)、1个陕西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(油气资源评价与管理)和1个陕西省教学团队(会计学教学团队)。近4年来,学科团队成员在《科学学研究》、《科研管理》、《审计研究》等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;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;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;获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。学科优势明显,研究基础扎实。
本学科秉承“立足能源、扎根西部、重点突出、特色鲜明”的理念,凝聚“西部铁人”精神,坚持立足能源行业,扎根西北大地,服务陕西地方经济,突出能源企业管理特色,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,富有创新、创业精神的高水平综合性管理人才。
二、培养目标
本学科致力于培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,德、智、体、美、劳全面发展,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,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、高尚的科学道德、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潜质和能力,毕业后能在工商企业相关部门、高等院校与科研单位从事经营管理、教学、科研等工作的较高层次专门人才。
三、基本要求
(一)尊崇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有良好的政治品质,热爱祖国、遵纪守法、治学严谨,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,立志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服务。
(二)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,能够运用本专业理论知识,分析、解决本专业领域新情况、新问题。
(三)具备规范的学术研究能力和严谨的学术研究风气,树立严谨诚信、独立开放的学术精神,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。
(四)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,能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,并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。
四、培养方向
(一)企业管理
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企业战略与组织管理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、创新与创业管理、财务管理、运营管理、采购与供应管理、旅游资源开发与营销管理等。
(二)会计学
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会计理论与方法、财务理论与方法、审计理论与方法、能源行业会计政策、能源投资与融资管理、碳信息计量与信息披露、能源金融产业政策。
(三)技术经济及管理
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技术创新与管理、项目评价与管理、能源经济分析与评价、资产化管理方法等。
五、学习形式及学习年限
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习形式为全日制,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,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。
六、培养方式
本学科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。实行导师负责制,导师根据学位条例和培养方案,对每一位研究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,并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。鼓励组成以学科点负责人为组长的研究生指导小组,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。学术型硕士公司产品以科学研究为主,重点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,提高其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。
1.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入学后先进行师生“双向选择”,确定每位研究生的导师。
2.采取导师负责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,导师是硕士公司产品的第一责任人,每个导师组一般由3位以上(含)导师组成。研究生的培养既要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主导作用,又要发挥导师组的整个学术群体的集体指导作用,在培养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研究生本人学习的积极性,主动性和创造性。
3.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在确定每位研究生的导师后,由导师和研究生本人共同制定,经导师组讨论后确定,以推进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。
七、学分要求
本学科规定员工必须修满总学分(含实践环节)36个。课程结构设置为学位课(17学分)、非学位课(17学分)和必修环节(2学分)。课程学习每16学时记1学分。
八、课程体系设置
(一)课程设置
表1:工商管理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
 
  
   | 课程 性质 | 课程 编码 | 课程名称 | 学时 | 学分 | 开课学期 | 考核方式 | 备注 | 
  
   | 学位课 | 公共必修课 | 14S901 |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研究 | 32 | 2 | 1 | 考试 | 
 | 6学分 | 
  
   | 14S903 |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 方法论 | 16 | 1 | 1 | 考试 | 
 | 
  
   | 11S901 | 公共英语 | 48 | 3 | 2 | 考试 | 可按规定申请免修 | 
  
   | 学科必修课 | 09S001 | 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 | 32 | 2 | 1 | 考试 | 不可免修 | 11学分 | 
  
   | 09S002 | 应用统计 | 48 | 3 | 1 | 考试 | 
 | 
  
   | 09S008 | 管理研究方法论 | 32 | 2 | 1 | 考试 | 
 | 
  
   | 09S009 | 高级管理学 | 32 | 2 | 1 | 考试 | 
 | 
  
   | 09S010 | 战略管理 | 32 | 2 | 2 | 考试 | 企业管理方向 | 
  
   | 09S011 | 会计理论研究 | 32 | 2 | 2 | 考试 | 会计学方向 | 
  
   | 09S012 | 技术经济学 | 32 | 2 | 2 | 考试 | 技术经济与管理方向 | 
  
   | 非学位课 | 公共选修课 | 00S002 |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 | 4 | 0.25 | 1 | 考查 | 
 | 6学分 | 
  
   | 16S901 | 体育 | 16 | 1 | 2 | 考查 | 
  
   | 15S901 | 音乐鉴赏 | 8 | 0.5 | 1 | 考查 | 
  
   | 10S901 | 书法欣赏 | 8 | 0.5 | 1 | 考查 | 
  
   | 10S902 | 中外文学作品鉴赏 | 8 | 0.5 | 1 | 考查 | 
  
   | 10S903 |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究 | 8 | 0.5 | 1 | 考查 | 
  
   | 00S003 | 劳动技能课 | 8 | 0.5 | 1 | 考查 | 
  
   | 09S014 | 创新创业管理 | 32 | 2 | 1 | 考查 | 
  
   | 09S015 | 能源经济与管理 | 16 | 1 | 2 | 考查 | 
  
   | 09S017 | 科技文献检索及利用 | 12 | 0.75 | 1 | 考查 | 
  
   | 09S018 | 大数据与信息管理前沿专题 | 16 | 1 | 2 | 考查 | 
  
   | 学科选修课 | 09S016 | 社会科学调查与分析 | 16 | 1 | 1 | 考查 | 各方向必选 | 企业管理、会计学、技术经济与管理各选至少11学分 | 
  
   | 09S019 | 中级计量经济学 | 32 | 2 | 1 | 考试 | 
  
   | 09S032 | 企业管理理论前沿专题 | 32 | 2 | 2 | 考查 | 企管必选 | 
  
   | 09S033 | 财务管理理论研究 | 32 | 2 | 2 | 考查 | 会计必选 | 
  
   | 09S034 |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 | 32 | 2 | 2 | 考查 | 技经必选 | 
  
   | 09S035 |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| 32 | 2 | 2 | 考查 | 
 | 
  
   | 09S036 | 营销管理 | 32 | 2 | 2 | 考查 | 
  
   | 09S037 | 技术创新与管理 | 32 | 2 | 2 | 考查 | 
  
   | 09S038 | 会计准则前沿专题 | 32 | 2 | 2 | 考查 | 
  
   | 09S039 | 审计理论研究 | 32 | 2 | 2 | 考查 | 
  
   | 09S040 |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 | 32 | 2 | 2 | 考查 | 
  
   | 09S041 | 投资学 | 32 | 2 | 2 | 考查 | 
  
   | 09S042 | 项目管理理论研究 | 32 | 2 | 2 | 考查 | 
  
   | 补修课 | 09X001 | 管理学 | 0 | 0 | 2 | 考试 | 跨专业必修,不计学分 | 
  
   | 09X002 | 会计学 | 0 | 0 | 1 | 考试 | 
  
   | 09X003 | 统计学 | 0 | 0 | 1 | 考试 | 
 
(二)课程设置说明
1.公共外语课可按照学校相关文件申请免修。专业外语不可申请免修。
2.公共选修课中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、体育和劳动技能课3门课程为本学科研究生必选;公共选修课中音乐鉴赏、书法欣赏、中外文学作品鉴赏和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究4门课程中,本学科研究生任选1门;创新创业管理、能源经济与管理、科技文献检索及利用、大数据管理与信息管理前沿专题4门课程为跨学科选修课程,应修够4学分。
3.学科必修课中科技英语翻译与写作、应用统计、管理研究方法论、高级管理学4门课程为本学科的核心课程,本学科研究生必修;战略管理、会计理论研究、技术经济学3门课程分别是企业管理方向、会计学方向、技术经济与管理方向研究生的必修课程。
4.学科选修课中社会科学调查与分析、中级计量经济学2门课程为本学科研究生必选课程。
5.补修课不计学分。跨培养方向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,须补修本科主干课程,应修3门,由学院(系)规定或由导师根据培养方向选择,列入公司产品计划。
(三)必修环节说明
本学科研究生应修实践环节2学分。
参加科研训练实习、学术报告、创新创业、承担助教均可计入实践环节学分。具体实践环节管理与考核办法如下。
1.科研训练实习
研究生参加科研训练实习,包括调研和预研、社会调查、咨询服务等,具体实践内容由导师根据情况统筹安排,实践活动结束后,由导师进行考核,考核合格者,记1学分。
2.学术活动
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,包括研究生学术月、学术报告、学术会议、学科竞赛等,具体活动的组织与考核由学院制定具体管理办法,考核合格者,记1学分。
九、学位论文
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须满足以下要求:
(一)学位论文的开题、撰写、评审、答辩等具体要求,按照《williamhill威廉希尔平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管理办法》、《williamhill威廉希尔平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》、《williamhill威廉希尔平硕士学位论文评审管理办法》和《williamhill威廉希尔平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规定》执行。
(二)论文选题应密切结合本学科发展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,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,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、应用价值和较强的现实背景。
(二)开题报告撰写以文献研究为基础,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、意义、研究内容、技术路线、计划安排和预期成果等。硕士生开题报告应于第三学期期末之前完成。
(三)论文工作必须有一定的难度、深度、广度和工作量,必须有本人的见解和创新。论文应是由本人独立完成,要能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,从文献综述、开题报告、确定合理的研究方案,到进行数据处理等,均应表明作者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(四)论文一般应包括立题依据(调查研究和文献综述)、研究方法、数据处理、理论分析和结论。文末应附有参考文献及科学研究过程中经过整理的原始数据。论文要求文字通顺、条理清晰、书写工整、图表精确、数据和计量单位正确。
十、学位授予
符合国家、学校及学院相关规定,达到学位授予条件者,方可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。